5月19日,第一屆LGD-IDIC培育鑽石珠寶首飾跨界設計大賽正式啟動,熱烈歡迎珠寶、時尚、建築等各行業領域的有為設計師積極參與大賽,並鼓勵跨界多元設計師組成聯合創作團隊,以團體方式參與。
一、大賽闡述
背景:2022年,培育鑽石迎來了百年機遇。全球市場捷報頻傳,投資熱力更上風口;國內供應鏈佈局就緒,消費市場翹首以待。行業正醞釀一股力量,以打通棋盤的關鍵節點。
目的:有鑑於此,第一屆LGD-IDIC培育鑽石珠寶首飾跨界設計大賽,將尋找與鼓勵這些非凡力量,銳意創新,顛覆傳統,挑戰工藝,跨界破圈,推動培育鑽石行業的多元發展。大賽將聯合珠寶、飾品與時尚界同仁,為優秀設計創造市場機會。
參賽者:本屆大賽廣泛接受各行業有為設計師參與,包括但不限於珠寶、飾品、時尚、產品、建築等領域的設計師,並歡迎跨界多元設計師組成團隊聯合創作,以團隊方式參與。
二、大賽主題:閃耀生活
大賽主張:表現培育鑽石的特質,發掘培育鑽石的多元應用場景
培育鑽石的特質:璀璨美麗,質量可控,顏色多樣,形狀自由,批量生產,可持續,克拉自由
培育鑽石的使用場景:珠寶、首飾、時尚飾品、佩戴美麗、即時悅己、承載永恆
三、設計要求
(一)設計用途及主題風格可以自主選擇。
(二)作品款式可以是單品或者係列,可以是任何與生活佩戴裝飾用途相關的款式,包括但不限於戒指、耳環、項鍊(吊墜)、手鍊(手鐲)、胸針、腕錶、腰帶扣、眼鏡等,可以圍繞任意琢形設計款式。
(三)設計作品必須為參賽者原創,且具可佩戴性。
(四)作品未曾投稿參與過其他比賽/活動,或未曾在任何平台/媒體公開發布,參賽者自行承擔涉及任何設計版權、專利的知識產權方面風險。
四、作品提交事項
(一)提交方式
請將設計作品圖稿及報名表打包發送至報名郵箱: [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請以“設計大賽+姓名+作品名稱”格式)。如投稿多件作品(套系珠寶首飾除外),每件作品必須單獨填寫一份《報名表》,並配有相應的設計圖稿。
(二)截稿時間
2022年7月31日24:00
(三)作品標準
1.參賽作品須應用“培育鑽石”為主題材質進行創作。無論外觀中培育鑽石的比例如何,作品的主題材質需要被認定為“培育鑽石”,而非其他材質。如有異議,以評審團認定為準。
2.參賽作品對款式、設計或輔助材料選擇沒有任何限制。
3.參賽作品的輔料雖材質不限,但不可使用珊瑚、象牙、玳瑁等來自瀕危物種的材料。
4.作品須有名稱及簡短創意陳述(限100個中文字或50個英文單詞之內)。
(四)設計稿規格
1.設計圖稿(電子版/手繪稿)格式為JPG/PNG靜態圖片(可提供30秒MP4視頻作為輔助手段),背景顏色統一為白色;
2.全彩,圖紙尺寸A4(297mm x 210mm),圖像精度300Dpi分辨率或以上;
3.設計圖稿可選擇包含四邊圖(立體、正視、側視及鳥瞰圖);
4.設計圖稿註明作品名稱及創意陳述,但不得出現參賽者名稱、簽名或其他標識;
5.參賽作品如果是單品,只限提交一頁單面 A4 尺寸的設計圖稿297mm x 210mm或一個電子文檔;如提交整套系列設計,每個單品分別使用一頁單面 A4 尺寸/分別一個電子文檔的設計圖稿。
五、參賽獎勵
(一)獎項設置(12個)
獎項 |
數量 |
獲獎榮譽 |
大會主題榮譽獎 |
5 | 獎座、證書 Trophy and certificate |
最具時尚創意獎 Most Fashionable & Creative Award |
1 | 獎座、證書 Trophy and certificate |
最具商業價值獎 Most Commercial Value Award |
1 | 獎座、證書 Trophy and certificate |
優秀人氣獎 Outstanding Popularity Award |
5 | 獎座、證書 Trophy and certificate |
(二)所有入圍參賽者將有機會獲得以下支持:
1. 珠寶品牌接洽和合作機會
2. 國際珠寶企業的職業發展機會
3. 對接知名珠寶首飾生產企業和培育鑽石生產商資源
(三)所有獲獎參賽者還將獲得以下其他支持:
1. 出席頒獎典禮,上台領獎
2. 在廣鑽中心自媒體上刊登一篇個人宣傳稿
3. 廣鑽中心官方提供線上線下展覽及宣傳支持
4. 獲獎作品在第七屆廣州珠寶鑽石國際年會現場展示
5. 獲獎作品有機會得以商品化並推向市場
六、大賽進程
7月31日前 Before July 31 |
作品徵集階段:參賽者按要求提交作品 The period for collection of entries: contestants shall submit their entries as required. |
8月1日-10日 August 1-10 |
作品初評階段:專家評審團評選20件入圍作品 Preliminary: the judging panel will select 20 entries to be advanced to the finals. |
8月11日-26日 August 11-26 |
作品終評階段:組織線上、線下渠道作品展示,開展網絡評選、專家評選 Finals: the final entries will be displayed online and offline for selection of the final winners by online voting and jury selection. |
8月30日 August 30 |
完成終評,公佈評選結果 The results of final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after the final evaluation. |
11月 In November |
第七屆廣州國際珠寶鑽石年會,舉行大賽頒獎典禮,現場展示獲獎作品 The award ceremony will be held to display the winning pieces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Jewellery & Diamond Conference Guangzhou. |
大賽日程如有調整或變更,主辦單位將於廣州鑽石交易中心官方宣傳渠道發布大賽最新消息,敬請關注。
七、評選機制
(一)評分標準
評委會將從培育鑽石特點的運用和展現、作品創意、成品商用價值、加工可行性、佩戴使用的舒適度等角度綜合評判參賽作品,評分針對四大維度製定:
1. 概念獨特性與挑戰性
基於本大賽鼓勵創新的主旨,作品對傳統的挑戰精神和概念的獨特性給予最高的關注。設計者除了展現鑽石璀璨、經典的特質外,更應充分發揮想像,發掘培育鑽石的高可塑性、可持續性、增長性等特性和潛在的文化概念。
2. 工藝實現可行性
除了鼓勵顛覆的思維,挑戰常規的精神,大賽還敦促參賽者關注因材質特點而產生的工藝實現性問題。所有入圍作品均需具備未來在供應鏈內可被成品化的條件。
3. 佩戴使用舒適度
作品應以人為本。請注意,作為生活佩戴裝飾使用相關的作品,佩戴及使用舒適度是作品的基本要求。
4. 成品商用價值
基於本大賽鼓勵應用破圈的初衷,作品在市場化環節的商用價值考量,由專家評委結合中下游產業鏈企業意見,就作品未來的商用價值給出評分。
(二)評選方式
1. 初評階段:由專家評審團根據參賽者提交的作品進行初評,甄選出20件入圍作品。
2. 終評階段:開展網絡評选和專家評選。
網絡評選是指大眾對入圍作品進行投票評選,佔總評分數40%。
專家評選是指專家評審團對入圍作品進行投票評選,佔總評分數60%。
主辦單位對網絡評選及專家評選結果進行統計總評,由廣東南方福瑞德律師事務所監票。
八、參賽須知
(一)參賽對象:公司代表或個人如藝術家、設計師、設計院校師生、愛好者、手工藝者、珠寶商包括團隊均可參與,地區不限。
(二)參與本屆大賽無需繳納任何費用。
(三)需在徵稿期內提交作品,逾期不予以受理;不符合規定提交的設計圖稿視為無效。
(四)請注意,所有提交的作品將不會被退回,所有參賽者請自留底稿。
(五)參賽作品在投稿階段無需做出成品。
(六)參賽事務以電子郵件往來為主要形式和確認依據。
九、作品的知識產權與保護
(一)參賽者(包括個人參賽者及團隊參賽者)承諾,其提交的參賽作品必須為參賽者本人的原創,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未參加相關比賽,且知識產權未移交他人。若參賽作品版權、專利或因其後宣傳所產生的糾紛,主辦單位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一切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而且參賽者應賠償由此給主辦單位造成的一切損失。一旦主辦單位發現參賽者有抄襲、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主辦單位有權在比賽任一階段取消其參賽資格。若在比賽結束以後發現參賽者作品系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獲獎資格,其所獲之獎項有權予以回收,主辦單位有權要求參賽者向主辦單位賠償損失,並依法追究參賽者的法律責任。
(二)參賽者承諾,在參賽結果出來之前不得另投其他比賽或者發表,否則主辦單位對參賽作品之可能違反設計版權、專利或因其後宣傳所產生的糾紛概不負責,由參賽者自行承擔所有責任。
(三)參賽者同意,作品的著作權歸參賽者,並許可主辦單位享有使用權,主辦單位可以免費行使包括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製權、翻譯權、彙編權等權利。主辦單位有權在各種宣傳活動中免費使用參賽作品的圖片、文字等相關數據,並擁有對入圍作品相關的媒體宣傳、發行彙編及相關的影像權、展示權及獲獎作品其它部分版權。
(四)自主辦單位向入圍者發出入圍通知之日起5天內,入圍者須與主辦單位簽署《著作權使用許可協議》,允許主辦單位免費使用該入圍作品,否則視為參賽者主動放棄入圍資格。
(五)參賽者須自行負責和採取適當措施保障自己作品版權。主辦單位擬為有需要的參賽者提供設計版權保護備案申報的相關協助。
(六)主辦單位可向優秀珠寶品牌、珠寶首飾製造企業和培育鑽石生產商推薦獲獎作品的實物化製作。關於作品的知識產權使用和商業化合作另行商定。
大賽主辦單位廣州鑽石交易中心有權在全球所有媒體上印刷、出版和播放入圍參賽作品,不涉及任何商業目的。任何涉及商業目的事宜,僅取決於參賽者的意願,主辦單位不參與其中。
十、聲明
本屆大賽所有參賽者均視為已閱讀並認同本大賽細則。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跟進修改。
主辦單位對本屆大賽的賽事日程安排、作品徵集及知識產權歸屬、評委組織架構、宣傳推廣方式等擁有官方最終解釋權。
資料來源:廣州鑽石交易中心